天津教育培训网站建设多少钱(颜色釉瓷器更能使人领悟)
颜色釉瓷是中国陶瓷中的一大门类,以其色彩丰富、晶莹剔透的审美特征赢得人们的喜爱,名贵的颜色釉瓷,更以“光”“色”“透”“洁”等特性令人倾倒从夏代开始出现的高温青釉算起,中国颜色釉陶瓷的烧造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出现了黑釉,宋代盛行青白釉及钧窑色釉,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发展可谓盛况空前,烧造技术炉火纯青,釉色品种已达数十种。
一件件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人造宝石,将中国陶瓷百花园装点得绚丽多姿五光十色,各不相同白的温润,红的浓郁,黄的明媚,青的沉静,紫的端丽,黑的肃穆……不同色彩的颜色釉瓷反映了中国人不同的审美趣味。
对此,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首席专家、陶瓷研究所所长吕成龙解释道:“对于单一色釉,均匀、纯净是人们审美的基本要求;窑变花釉则给人带来抽象朦胧之美感再如开片、斑点等工艺缺陷和瑕疵,也能使平凡的釉色产生妙趣横生的多样性,令人回味。
”颜色釉瓷是在釉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施在瓷器的坯胎上后焙烧而成陶瓷颜色釉之所以能产生色彩,主要是由于釉层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所造成据吕成龙介绍,在清康熙朝以前,我国青釉、黑釉、蓝釉、高温红釉、绿釉、黄釉、紫釉、酱釉、茶叶末釉等传统颜色釉中,着色金属元素主要包括铁、铜、钴、锰、镁等。
从康熙朝开始,随着欧洲画珐琅料的传入,窑工们又逐渐掌握了锑、金等金属元素的呈色机理,创烧出蛋黄釉(亦称淡黄釉、柠檬黄釉、洋黄釉、锑黄釉等)、金红釉(包括胭脂紫、胭脂水、淡粉红等)等著名色釉
宋代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故宫博物院藏)
宋汝窑淡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明翠青釉罐(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霁蓝三足鼎式炉(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明宣德孔雀蓝釉高足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若按烧成温度来区分,颜色釉瓷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主任王京介绍,高温色釉是利用氧化钙作助燃剂,在坯胎上施以各种色釉,再在1250℃以上的温度中一次烧成,如白釉、鲜红釉、霁蓝釉等;低温色釉是利用氧化铅作助燃剂,在低度中烧成素胎,再在素胎上罩以色釉,再在700℃至900℃窑温中烧成,如胭脂红、娇黄釉、淡黄釉、哥绿釉等,属于二次烧成;中温色釉则是介于高温釉和低温釉之间的颜色釉,如孔雀绿、毡包青等,也属于二次烧成。
“颜色釉的呈色除了依赖釉的配方外,烧成温度和窑内气氛对釉的呈色也产生间接影响”吕成龙说,例如含有适量氧化铜的釉,在氧化焰中可烧成绿色,而在还原焰中则可烧成红色;还有宋代哥窑瓷器的釉色,有青灰、粉青、炒米黄等。
虽然是同样的釉料配方,因为器物在窑内的摆放位置不同,感受到的温度不一致,也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几乎不可能找到两件呈色完全一致的颜色釉瓷器康雍乾达鼎盛,景德镇集大成明代是颜色釉瓷发展极为迅速的一个时期。
从传世品及出土物看,明永乐时的甜白釉,永乐、宣德时的祭红釉、祭蓝釉,弘治时的娇黄釉,正德时的孔雀绿釉,嘉靖时的瓜皮绿釉等,集中体现了明代颜色釉瓷的卓越成就
明宣德鲜红釉僧帽壶(故宫博物院藏)吕成龙指出,此时颜色釉瓷器的大量生产与祭祀制度有密切关系据《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降旨“祭器皆用瓷”明代朝廷向景德镇下达的烧造任务中,有时指明让烧造祭器。
有些颜色釉的名称也与祭祀有关,如有名的“霁红”“霁蓝”,其本义应为“祭红”“祭蓝”及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颜色釉瓷器烧制的鼎盛时期其中,红色釉系统有霁红、郎窑红、豇豆红、低温铁红、金红;青色釉系统有豆青、东青、粉青、仿龙泉釉、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蓝色釉系统有霁蓝釉、洒蓝釉、天蓝釉、孔雀蓝釉;黄釉系统有娇黄釉、淡黄釉、米色釉;绿色系统有郎窑绿釉、西湖水釉、松石绿釉、秋葵绿釉、孔雀绿釉、瓜皮绿釉;窑变花色系统有仿钧釉、窑变釉。
其他色釉还有白釉、黑釉、紫金釉、茄皮紫釉、金釉、银釉、仿古玉釉、仿花斑石釉、仿木纹釉、仿漆釉等
清顺治茄皮紫釉暗刻云龙纹盘(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豇豆红釉菊瓣瓶(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孔雀绿釉花觚(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淡粉釉瓶(故宫博物院藏)王京表示,御窑颜色釉瓷在清代鼎盛时期得以成功烧制,主要归功于景德镇督陶官年希尧的协理唐英自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奉命以内务府员外郎之衔来景德镇御窑厂协理陶务后,御窑厂的众多事务实际上都由其一人操办打理。
而从雍正六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短短8年间,景德镇御窑厂仅花费国库数万两白银,就烧造出产品不下40万件,各类品种共计57项,其中大多数为颜色釉瓷,又以天青釉、祭红釉瓷的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清代《景德镇陶录》盛赞唐英:“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
清雍正淡黄釉瓶(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绿哥釉小橄榄瓶(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黄釉兽首双耳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清咸丰茶叶末釉铺首耳炉(故宫博物院藏)传承发展空间广阔时至晚清、民国时期,因为社会的动荡,使得众多颜色釉瓷器的烧制技艺逐渐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的陶瓷发展驶入快车道上世纪60年代起,以聂物华、陈鸿高、邓希平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呕心沥血,不断解密、恢复了一系列失传工艺,更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了40多种颜色釉,复制出可生产的传统颜色釉瓷器品种1000多个。
颜色釉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制瓷业的进步,不仅在历史上得到极大重视,也受到当今收藏家、艺术家等的热爱和推崇随着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颜色釉瓷的传承发展也获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当代颜色釉的制釉技术更加多元化,颜色釉瓷更加丰富多彩,成品率和质量越来越高。
高温颜色釉彩绘的独特风格,也越来越广泛地为陶瓷美术工作者采用,烧制出许多兼具传统与时尚的优良品种,还有更多喜爱陶瓷艺术的人,不断加入欣赏、创作和研究颜色釉瓷的队伍中(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4年2月27日4版)
责编:保雪菲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