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样式

衡阳关键词优化公司(教育需要一把戒尺)把戒尺还给老师作文800字,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作者丨徐卫清近日,《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提出要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甜是爱,“严”也是爱,师爱的味道从来都不止一种。

可在实践中,教育惩戒权,教师难言轻松“拿捏”因实施惩戒行为,教师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让老师们对实施教育惩戒心有戚戚,瞻前顾后有的还滋生了“不敢管、不想管、不会管”的“躺平”心态。

用于依法执教的“戒尺”,为何在现实中被“悬空”?惩戒如何实施,才能惩之有方、戒之有度、行之有效?“惩者,以正其心也”和赏识、奖励一样,惩戒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如育树,既需要浇水施肥等“温柔的呵护”,也离不开修剪除虫等“用心的护理”。

一个浅显的道理,对于长歪的“枝蔓”“砍一刀”不仅无害,反而有利生长反之,如果把惩戒等同于伤害,批评看作是“缺乏师爱”,任由孩子成为“脱缰的野马”,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奔驰”,那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与伤害。

教育惩戒权,是依法赋予老师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教育的权利,学校有处分的权利2021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并就实施惩戒的具体措施、适用对象、实施权限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如今,《意见》再次重申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无疑是给老师依法管教、正当惩戒注入“强心针”需要强调的是,惩戒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挡箭牌”把批评异化为人格侮辱与伤害,让孩子处于虚声恫吓的教育环境,秉持“不打不成器”的观点,一言不合就对孩子拳打脚踢等行为,都不是且不该成为惩戒教育的手段。

只有以促进孩子成长为目的,遵循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才是惩戒教育应有的模样心有所戒,行有所止把教育的“戒尺”还给老师,法理有依据,情理能讲清,可为何在具体落地时,频频引发争议?惩戒教育被污名坦诚地讲,虽然体罚或变相体罚是明令禁止的红线,但实践中,滥用惩戒权的负面事件不时出现。

一些过度惩戒给学生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也让一些家长忧心忡忡,认为“惩戒”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的代名词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管教就是“约束”,增强规则意识就是循规蹈矩,会挫伤孩子的人格和尊严,扼杀儿童的天性认知存在隔阂,导致家校难以互信。

家校视觉有“错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群,由于认知的角度、个人的生活经验、交往的深浅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对同一个体的性格、习惯等判断,也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更何况,面对家校迥异的生活场所、社交环境,表现出的性情与爱好、优势与不足也是有差异的,有的还存在很大反差。

一些家长“护犊”心理强,面对教师反馈孩子在校的异常情况,情感难以接受,对教师正当的管教难以理解和配合,存在“我都舍不得罚,你有什么资格?”的逆反心理,孩子稍微受到委屈便缠闹不休,给教师行使惩戒权带来不少压力。

“应激维权”难招架不得不说,教师的师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严苛而细致的打量与审视一些家长和学生“维权”意识高涨,把舆论作为与学校博弈的“武器”,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场景,不交代前因后果,恶意“掐头去尾”选择性曝光,陷学校与当事教师入舆论旋涡。

加之一些孩子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较差,被批评或惩戒后动辄作出极端行为一旦发生不幸,老师更是“浑身是口说不清”出于担忧“被举报”、被追责的心理,一些老师无奈将“戒尺”搁置,弱化对学生的管理

漫画/徐骏教师应当依法管教,教育惩戒权不能被“悬空”这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教师的职业尊严和权益当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用好教育惩戒权,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落细规则还须再深化虽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对惩戒教育的适用对象、组织实施等作了一些规定。

不过,在具体操作上,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如违纪行为是轻微还是严重,具体的标准是什么;同是轻微的违纪行为,到底是口头批评,还是书面检讨的效果更佳,如何判定?话说多重算批评,多重又算辱骂,把握的尺度又在哪?……面对诸如此类的追问,学校不妨建立专业评价体系,拟出清单式管理条例,把规则再进一步细化与明确,致力压缩主观判断,用更具实操性的规定取代个别教师的“一家一言”,确保公允、减少争议。

共识还须再凝聚努力增强家长合理惩戒的规则认同,才能减轻教育惩戒实施的阻力学校不妨坚持“开门办教育”,对孩子的惩戒教育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参与比如,举行教育惩戒听证会,邀请家长一同来探讨惩戒细则的制定与实施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让家长对该不该惩戒、如何惩戒心中有数。

又如,在实施惩戒教育前,尽可能主动告知家长,阐明惩戒的缘由,“剧透”将采取的惩戒措施,讲透惩戒的教育效果,争取得到家长最大程度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真情应融全过程“好的教育集教书和育人于一体,好的老师要做到宽严相济。

”惩戒的基石,是爱与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惩了之”,更不能为了惩戒而惩戒,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性情,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既给学生的错误及时“踩刹车”,也要深挖孩子犯错背后的思想根源,持续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育人的真心与善意,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

权益保障要给力尽心尽责、依法管教的前提,是教师的教育权益得到充分保障面对惩戒争议,相关职责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理性对待,在调查的基础上,有问题则惩处,无问题应撑腰,力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而非一味息事宁人、退步忍让。

只有相关职能部门与学校真正扛起“维护”之责,才能营造出尊师重教、支持教师积极管教的良好环境,让老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无规矩不成方圆,严管也是厚爱有管教权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涵养好公众认可教师行使惩戒权的社会环境,保护好教师敢于乐于管教学生的育人初心,孩子才能心有敬畏,走得更高远。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